方生聊碍国贼:对外强硬就是爱国?
大家好,欢迎来到循迹漫聊
喜欢听我课的朋友,肯定经常听我说到“碍国贼”这个概念,我也没少骂碍国贼。
李鸿章(1823年2月15日—1901年11月7日)
我也举过好多例子,碍国贼爱国反而害了国的,比如日本那个愤青,打了李鸿章一枪,日本少收一亿两白银等等,举不胜举。
但是今天我还是想再跟大家聊聊,因为盲目爱国这个问题实在是太严重了,严重到少收一亿两白银都不算什么,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啊,历史上确实有这样的例子。尤其是一旦把爱国跟国家的外交绑在一起以后,搞不好就要亡国。
为什么呢?因为外交这个事儿,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灵活性,审时度势,而一旦狭义的这种爱国成了外交的唯一标准的话,任何让步都被视为卖国,国家的外交政策就没有任何弹性了,这种后果绝对是灾难性的。
北宋势力范围
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里我最喜欢宋朝,我老说宋朝是最可爱的朝代,厚待士大夫啊什么的。
而且宋朝的经济那是高度发达,非常有钱,军队也不是一直都那么弱,也能打些胜仗。这么强大的一个朝代,就是被爱国情怀绑架的外交而两次亡国的。
不过说实话,碍国贼误国这种事儿,绝对不光是中国有,古今中外都不少,最典型的就是一战前的德国。
东西方的两位宰相
本来德国在一战前已经是世界第二工业强国了,发展势头特别猛。这里面最大的功臣就是“铁血宰相”俾斯麦。
但是咱们中国人经常有个误解啊,就是俾斯麦就知道“铁血”,其实俾斯麦真正最厉害的,恰恰是他高超的外交手段,特别灵活特别务实。
一战前欧洲势力分布
俾斯麦深知德国的地缘环境非常不好,夹在法国、俄罗斯两大强国之间,唯一比较铁的盟友奥地利,实力不怎么样。所以对德国来说,最重要的就是要灵活,要懂得取舍。
所以德国一建国,俾斯麦就向英国承诺,绝不争取殖民地,也不发展海军,因为他知道这是英国的两颗睾丸,是不能碰的。另外俾斯麦还支持比利时建国,因为他知道比利时的背后也是英国人。俾斯麦还跟沙俄和奥地利签订了一大串条约,巩固这三个国家的关系,这样死敌法国就不敢对德国怎么样了。
1913年欧洲列强各项数据比较
俾斯麦这些做法,给德国争取到了多年的和平环境,这才借着第二次工业革命,一跃成为欧陆霸主。
可惜,不光今天中国人不了解俾斯麦,当年的德国人也不懂,好多人就认为德国的地位是靠打出来的,你俾斯麦以前多厉害,铁和血,对吧,现在老了怎么这么怂啊?正好赶上德国上来个年轻的新皇帝——威廉二世,这回行了,从皇帝到国民都是愤青,这就坏了。
威廉二世(1859年1月27日~1941年6月4日)
俾斯麦下台以后,就再也没有人能镇得住他们了。
德皇先是得罪了俄国,把俄国从铁杆盟友生生变成了敌人,然后又说咱们得要殖民地,还得建海军,结果英国也成了德国的敌人。到了一战爆发之前,德国全民的碍国情怀爆棚,这时候谁要敢说一句咱是不是跟英国妥协妥协?对俄国让点步?那就立马被骂为“德奸”。
这种情况下,可想而知,德国搞外交的人,甚至也包括德皇本人,也就必须事事处处都得坚持强硬立场。最终的结果不难想象,就是英法俄三大强国都跟德国成了死敌,最终一战爆发,德国一夜回到解放前。威廉二世本人也流亡国外,最终客死他乡。
所以从这几个事儿咱们就可以看出来,国家的外交归根结底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,无论强硬还是妥协,为的都是让国家利益最大化,没有爱不爱国之分。
连雷布斯都知道的道理
如果说强硬就是爱国,妥协就是卖国,那外交就不再有周旋的余地,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非常危险的。咱们的宋朝,还有一战前的德国,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。
如果大家想更多了解一战里德国是怎么最终一步一步走上不归路的,可以下载循迹讲堂App,订阅我们最新的节目《一战那些事儿》,里面讲的特别详细,感谢大家支持。
识别下方二维码
就能购买方生老师最新节目《一战那些事儿》
▼
喜欢循迹漫聊的朋友,请点击右下角的“在看”,谢谢大家的支持~
推荐阅读
▼
◆欢迎分享到朋友圈◆